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里,大教育家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其中“知之”是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要我学”;“好之”是学习的较高境界,相当于“我要学”;“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爱学”。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热爱学习。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自身资质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态度问题。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入脑入心、灵活运用。
我们都希望学习能够有乐趣,这是所有老师的期待,也是所有学生的盼望。那么学习的乐趣从何而来呢?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如果能享受到“快乐的体验”,感受到“乐趣的存在”,就是学得正确、习得到位。说明你已经掌握了学习的真谛!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像我们学校的:篮球队、足球队、健美操队;青鸟文学社(邵辽江);人工智能社团(陈旭红);小戏迷京剧社(孟庆梅);生命科学实验室(周有祥);等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都是我们兴趣的源泉!
在上周我们学校足球队与杨镇一中的友谊赛中,高三年级的吕崇旭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一中的骄傲,奋力拼搏,虽然腿部和脚踝多处受伤,但却无怨无悔!正孙巍教练说的那样“温室的花朵只有经历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伤痕是男子汉的勋章!”他体验的是另一种成功的乐趣!同时还有我们一中的很多教师,为了心中的的信念,一中的荣誉,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辛勤耕耘,这也是他们乐趣的所在!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快乐,在不同人的眼中理解是不一样的,
快乐心情,体现为一种能力,一种乐观开朗、奋发有为的能力;
快乐心态,也体现为一种人格,一种正面积极、阳光向上的人格;
快乐心性,更体现为一种品质,一种敢于深爱、肯于奉献的品质。
然而“乐之”的境界,往往是需要走过低回蜿蜒的学习求索、走过曲径通幽的瓶颈艰辛才能够获取。所以屈原才会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思;苏轼才会有“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的感叹!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
总而言之,我认为学习的乐趣一方面源于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包括教师的魅力,同学的协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和付出,取得成功后的喜悦!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洗去浮华的外表,忘掉过程的艰辛,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把“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经过的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体验“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悦”!
谢谢大家!
高三教师:杜宏义
201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