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次成果征集由学校统一收齐再交进修学校,学校征收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4日,请有意参与的老师与肖勤老师联系)
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北京“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创新实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体系,特举办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学校“十二五”时期优秀成果征集活动。
一、征集对象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学校
二、征集主题:
(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类课程(如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生物多样性等)
(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课程(如中医药文化、国学、中国建筑文化、国际理解等)
(四)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如书法、剪纸等)
(五)健康生活方式课程
三、征集类别
A类: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成果(课程推介+教材文本)
课程推介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课程实施与评价;教材包括教材文本及教材实验报告(格式见附件1)。
B类: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故事微视频(附教学设计或教育案例)。
围绕如上主题的一个知识点或课题展开,征集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故事及微视频。微视频时长一般为 5-8 分钟左右,建议不超过 10 分钟;图像清晰、声音清楚。 提交格式文件类型:MP4;分辨率:1024*768;视频制式:PAL(每秒 25 帧);视频编码:H264;音频编码:AAC;视频码率:512kbps;音频码率 32 kbps。
备注:如是教学故事需附教学设计(见附件2-1):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资源与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环节的设计;如是教育故事请附教育案例(见附件2-2);
C类: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创新成果微视频
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10分钟内),视频格式要求如上。
备注:需附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学习成果文本(包括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自我反思等同)。
四、征集要求
1.学校课程设计应体现出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基本品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知识能力与行为方式的课程。
2.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故事微课应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主题的前沿知识与本土实际应用的结合。
3.学生成果体现学生关注并参与解决本土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
五、活动安排
(一)材料报送阶段(4月6日-6月6日)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下发通知,并进行活动相关动员工作。各区统一按征集类别编号(如A1)上报材料,每类不超于10项(报送表见附件4)。请于2017年6月6日前,将相关材料(文字、图片等材料电子版提交至活动组委会指定电子邮箱(bjesd2017@163.com);视频材料刻录光盘三份,直接报送到组委会,光盘上请标注成果类别+成果名称+姓名+区县学校)
(二)材料评审阶段(6月7日-8月7日)
组委会将对征集作品进行汇总,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对各参与形式作品分类进行评选。
(三)作品展示交流及总结阶段(9-12月)
举办相关会议交流与展览活动;组织专家座谈、访谈和总结会等形式进行深入全面地总结工作,并邀请相关单位领导、专家和媒体等出席,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六、活动奖励
本次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成果、教师、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果分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名。组委会将为活动优秀者颁发获奖证书,各类优秀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并结集成册。提交作品多的单位将荣获优秀组织奖,并安排参加国际高端会议。
七、权利声明
单位和个人参评即视为同意其入选成果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网站和微信、刊物等进行传播。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莉 公邮:bjesd2017@163.com
电话:010-68012277-8206,13693687592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
2017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