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学校征收作品时间为2017.11.20-21,请有意参与的老师把作品相关材料交到教科室)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满足学习者在新型技术环境下的实际需求,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市教育学会网络教育研究会决定开展2017年微课征集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 征集对象
北京市各区中小学、幼儿园。
二、 制作要求
1. 微课设计要求
微课要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课题展开,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选题紧紧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突出微课的实际应用性。微课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2. 微课视频要求
微课综合使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录制,形式新颖。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不低于1024×768。视频时长一般为5-8 分钟左右,不超过10 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视频大小不超过100M。
3. 报送要求
一是每个微课以“学科+学段+区县+学校简称+微课名称+教师姓名”为名称建立文件夹,其中学段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学前,名称之间用“+”相连。如数学+小学+怀柔区+实验小学+分数的认识+张三。凡不符合命名规则的作品,将视为无效作品。
二是每个教师的文件夹内必须包含如下内容:
l 微课作品
l 微课教学设计表(附件1)
l 微课学习任务单(附件2)
l 2017年微课征集活动作品统计表(附件4)
三、 作品报送
l 报送时间:2017年11月21日前。
l 报送数量:会员校5个,非会员校2个。
四、 活动组织
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学会网络教育研究会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确定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并择期组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各会员学校精心组织本单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推选优秀作品上报。
附件:
1. 微课教学设计表
2. 微课学习任务单
3. 微课微课评审标准
4. 报送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