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可控可防可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
临床特点: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传播途径: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预防措施: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1.学校加强晨午检,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指导其就诊、隔离治疗,及时追查缺勤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向学校保健室报告。特别要加强对发病班级学生的医学观察。
2. 加强对患病学生的追访,学生发病后至少3天,且症状消失完全后至少2天方可复课。
3. 做好校内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发病班、厕所、公用通道和教室的消毒,注重桌面、扶手、把手等易污染部位的消毒,并做到每日消毒。注意做好发病学生呕吐物的处置和处置时的个人防护等。保洁人员要做好污物的处理以及清洁物品的分类和消毒,工作完毕认真用肥皂洗手。
4. 学校要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工作,饮水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注意供餐时各个环节的卫生,特别是分餐环节的卫生。
5. 在校内加强以预防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方法等。特别要强调以下内容: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手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 (4)对病人、疑似病人要隔离治疗,居家休息,做好家庭内的隔离和卫生,病人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呕吐物及粪便做好随时消毒,防止出现家庭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