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市特级教师、昌平一中历史学科教研组长梁立民老师为核心的昌平区历史学科工作坊成立于2018年5月。工作坊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依托史料教学,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衔接。
工作坊自成立以来,与昌平区历史教研室合作,已成功举办了两次活动:罗卫华老师研究课《宋朝的都市生活》及市教研员郭井生专题讲座《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与评价探索》。本学期计划开展六节研究课(其中四节是初高中同课异构)、两次历史读书交流等活动。


2018年9月25日上午,梁立民历史学科工作坊在昌平三中成功举办“中国近代史读书交流主题活动暨高二历史研究课”。

今天活动的第一部分,是由区级历史学科带头人、昌平三中徐金侠老师进行研究课《汉字与书法》的展示。徐老师围绕历史核心素养,利用书法校本课程资源,以时空观念为线索,出土文物为史料,落实家国情怀素养。通过本课,学生对汉字与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昌平区历史教研员郭爱兵老师对本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徐老师研究新课标,联系旧教材,落实核心素养非常到位,如何将文化课讲出历史韵味,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由罗卫华老师主持的《中国近代史的专业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罗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本硕连读的研究生,有较高的专业学养。她的讲座分三部分:1.读什么。她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的起止和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状况”等,推荐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罗福惠和朱英主编的《辛亥革命的百年与诠释》等专著。2.怎么读。她以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为例,分享了专业阅读的方法;并以自己的研究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讲述了如何以教学为中心进行有目的的专业阅读。3.怎么用。她介绍了文字资料的呈现方式、如何把文字材料转化为表格图表等技巧。


最后,工作坊主持人梁立民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安排了本学期后续的主要工作。

撰稿:梁立民
审核:刘靖
摄影:梁立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