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页 > 综合栏目 > 一中新闻

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同志督导调研昌平一中高三年级返校学习工作准备情况

发布时间:2020-04-23 10:54:47.673 | 发布者: 张华晶 |查看:4892
    2020年4月22日上午,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同志到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本部督导调研高三年级返校学习工作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市教委人事处处长杨江林、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副处长张继敏、北京教育新闻中心主任于海、市教委办公室副主任牛晓亮等陪同调研。区委副书记谢文征、副区长吴彬、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王建、区卫健委主任杨冬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红、区疾控中心主任马琳等参加调研。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潘月春、党总支部书记林立随行汇报。本次调研,张市长一行实地查看了学校校门测温设备、高三教学区、留观室、医务室、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区域的防控措施,核查了防疫物资配备情况。在校门口,张市长听取了入校防控流程,实地察看了测温设备运作情况,了解了学生分流入校的具体路线。进入教学区后,张市长详细询问了高三的教室班额和教学安排。张市长一行观摩了“智”能体温监测工作的模拟演示。我校的高三教师模拟学生,穿戴智能体温计,数据实时传输至体温监测程序,实现学生体温的智能监测与实时上报。张市长还通过“分班授课互动课堂”,体验了一把“走”起来的课堂。学校教室的侧面墙上镶嵌了一块A4纸大小的屏幕,老师触屏可以操作切换教室功能,选择授课或听课模式,教室天花板上安装了收音设备。为了防疫需求,我校将原来的每个行政班一分成二,利用这套系统加上老师“走班”的形式,实现本班老师教本班,“一师两班”,让学生减少疏远和陌生感。老师还可以通过墙壁上的小屏幕看到听课教室的情况,实现随时互动。不仅如此,有了这套系统助力,课堂还可以“走”到学生家里,处在隔离期的学生在家也可以同步上课。张市长对留观室与医务室进行调研。校医崔英霞就学生上课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应急预案进行汇报。张市长指出,学校部门领导与校医要做好学生的晨午检工作,降低学生的焦虑。在发热应急处理时,镇定、迅速、有序地与区级医疗机构联动对接,鼓励将校园防疫纳入社区防疫,实现群防群治。张市长一行还详细了解了住宿生情况。目前,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本部有住宿生53人,每2人一间宿舍,共启用27间宿舍。每间宿舍都固定摆放了两套课桌椅,一套靠窗,一套靠门。宿舍的床铺间距也达到了4米。开学后,在原来宿管老师基础上,学校新增了值班班主任,可以随时“陪聊”,不仅辅导学生课业,还会疏导学生心理。张市长强调,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和疫情的变化,学校不仅要做好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也要做好几类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如教职员工及其家属、住宿生家属以及宿管、保洁、保安等校园服务人员等,切实将防疫工作做到前头,落到细处,做学生健康的坚强后盾。在调研学生食堂时,张市长肯定了食堂细致严谨、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他重点察看了食堂后厨,一一检查食物存储冷柜、烤箱、蒸箱、餐具的消毒清洁情况,同时建议食堂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他叮嘱学校餐饮管理部门,餐食用具的消毒清洁工作是重中之重,把“让学生吃得卫生、吃得安全”放到第一位。此外,张市长还察看了我校防疫物资储备情况。在总结讲话中,张市长对一中高三年级返校学习工作准备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区政府的关心下,在区教委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等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学校在严格执行各项决策部署方面不遗余力。同时,他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严把食堂、教学区、宿舍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坚决防止侥幸心理;二是要为高三学生与家长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将疫情防控转化为家校沟通与教育教学的生动素材;三是要加强隐患排查,探索建立校园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今日头条新媒体平台、昌平电视台、昌平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了我校的高三返校学习准备工作。
                        (撰稿:罗卫华 摄影:昌平一中 审核:刘靖